《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误法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言结构规则本身;另一个指客观语法所做的科学阐释,带有主观成分。
二、语法学的种类
了解:在世界范围内,语法学有许多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
传统语法是把语法分为形态学(词法)和造句法(句法)两大部门。
结构主义语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部分。
基础理论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提尔提出的。
转换生成语法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
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介
第一部汉语语法:清末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
国内第一部系统的现代汉语语法: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
解放前出版的重要语法著作: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
对汉语句进行了全面的语义分析的: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
提出学习语法修辞号召时的:吕叔湘、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
50年代一部重要的语法著作:丁声树、吕叔湘、李荣合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四、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易出简答或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是汉语语法最明显的特点是形态变化很少;第二个特点是,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不像印欧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对应那样整齐简单。第三个特点是,汉语中的复合词、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还有丰富的量词、语气词,语素多为单音节等,也是比较明显的特点。
注:分析题时,在简答的基础上,说一个特点举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五、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
汉语语法单位的五级: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句群。
第二节 词类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是一个语法术语,特指根据语法特征,主要是语法功能给词划分出来的类。
了解:英汉对比:在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里,划分词类主要依据词的形态变化。
汉语词类划分的三个标准:1、组合能力;2、句法功能;3、词形变化。
词类划分从理论上讲是以语言中的全部词为对象的。具体判别某个词属于哪个词类叫做给词归类或确定词性。
二、实词和虚词
了解:实词和虚词的分类。(第232页第2段)
虚词都是封闭的类。
三、实词的分类
名词中重点看第233页的第6、7、8点(即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词)及书中所举的例子,其它几点了解为主。注意书中
名词的语法特征:着重看第234页第1、2点及第235页第3点。
动词中重点为第235页的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注意两者的识别);第236页的4、能愿动词及例子。
动词的语法特征:重点看第236页第1点,第237页第3点。
形容词里为第237-238页形容词的分类
形容词中的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实词的区分(书第239页最后一段及第240页的图)
数词中基数词和序数词,还有分数、小数、倍数、概数。
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代词:了解什么是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的一些非疑问用法(易出简答):
1、 任指用法,表示周遍意义;
2、 虚指用法,代替不能指明或不愿意指明的人和事物。
3、 泛指用法,代替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4、 否定用法,“哪里”和“什么”单用都能表示否定。
四、虚词的分类
了解副词的定义,注意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的区别。
重点:第246页最后一段与第247页开头一段中列举的例子。
介词重点:是书中例子
连词重点:第249页第二段“和、跟、同、与”连、介的两种用法。
助词重点:注意助词与助动词的区别。
五、词的兼类和词性活用。
汉语有一部分词经常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可以归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类中去,并且词义密切相关,这便是词的兼类现象,习惯上被称为兼类词。
词性活用是指词的特定语境中可以临时改变词性,用作别一类词(是一种修饰现象,不属于语法)。
注意第253页中的例子,需要反复看几遍。
第三节至第八节中,重点为书中的例句,其他方面以理解为主。
注:第四章出题约占30-25分。题型为:分析、判断、简答、改错、多重复句。
改错的答题方式为:找出错误,说明原因。
第五章 修饰
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为增强表达效果而对语言乾地选择加工的一种活动(第一层修饰活动)。
修辞的结果反映在语言事实上便是修辞出现象(第二层修饰现象)。
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修辞学(第三层修辞学)。
修辞活动以外,修辞现象和修辞学也常被人们称作修辞。
重点为书中例句,其他方面也是以理解为主。
注:第五章出题约占10分。
本文标签:中山自考 文学类 2004年4月“现代汉语”串讲资料3(北师大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szkw.cn)
《中山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